当前位置: 主页 > 学术研究 > 高等教育

“三重融合”下开放式办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08-24 13:57:05 人气: 作者:小编

摘自《中国高教研摘要: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生命力。高等职业院校如何依托行业优势,从学校与行业融合出发,延伸到专业与企业(产业群)融合、教学与生产融合是决定高职教育成败的关键。从办学实践出发,融合行业办学、融合企业育人、融合生产教学的“三重融合”的高职教育开放式办学模式,对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是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工学结合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突出的职能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教育必须不断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开放办学,加强与行业、企业(产业群)和社会生产相融合,实现融合行业办学、融合企业育人、融合生产教学的“三重融合”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紧扣行业特色,紧跟行业发展领先技术,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一、学校与行业融合,批准办学方向
    (一)依托行业、融入行业是学校办出特色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从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出发,按以能力为本位的要求制订教学标准,通过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要实现上述目的,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是难以做到的,只有全面实行学校与行业融合,才能找准高职办学的方向。学校与行业融合,具有以下特点:
    1.全面性。行业的发展是科技、经济、产业发展的缩影,行业内有最领先的技术、最全面的管理、最具代表性的岗位人才需要。行业对学院办学具有技术的支持和人才需求的支撑,能够克服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局限性,协调解决学校大规模顶岗实习的困难,保障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发展的需求。与通常高职院校普遍实施的校企合作相比较,高职依托行业、融入行业办学更具有明显优势。
    2.长期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种种变化。校企合作的稳定性也经常随企业的变化受到影响;而行业协会代表着行业内众多企业的共同点,集中反映着本行业内众多企业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的信息,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学校与行业协会的合作,确保了学校与行业及一大批企业合作关系的长期性、稳定性,可以满足学校办学定位的宏观需要。
    3.超前性。由于行业协会在本行业中具有引领、预见作用,职业院校与行业的融合可以使学院紧跟行业发展,及时了解行业发展的规划与趋向,了解行业产品研发和销售的变化趋势,了解行业技术装备更新换代的趋势,了解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从而确保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改革、技术引进等各个方面的超前性与主动性。
    4.互动性。职业院校与行业相融合,可主动贴近行业,实行校企互动,积极参与行业的各项活动,加入行业的各大组织,发挥高职院校各种资源,直接为行业各大企业提供服务,主动参与行业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利用系统化模块式“学习包”等多种形式,深入企业,上门开展培训服务,提高行业职工队伍素质,在社会服务中找准学校的办学定位。
    (二)学校与行业融合是开放式办学的需要
    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主动接受行业指导,邀请行业技术专家参与办学,系统指导学院发展与专业建设工作。如我院建立以行业专家为主的办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聚集100多名行业龙头企业的知名企业家、技术专家和学者、行业协会领导,定期为学院的办学定位与专业发展“把脉”。同时,学院依靠行业各企业掌握技术、经济发展的第一手资料的优势,积极参与企业的科研、技术改造,使生产一线的岗位技能、技术信息成为学院专业建设的第一手“教学资源”。此外,我院还主动参与行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及时掌握行业的人才需求,随时跟踪行业用人单位所需人才的变化,为行业企业提供优质对路的毕业生,实现合作双方的共赢。
    (三)学校与行业融合是拓展学校服务功能的需要
    培训与技术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两大社会服务功能,从宏观层面看,高职院校在与行业的结合中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拓展为行业的服务功能是有其发展基础和条件的。一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精简了生产性机构,企业员工的培训大都实行“外包”方式,这为高职院校拓展服务功能提供了机遇,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行业企业构建校企互动的各级各类人才培训基地,搭建公共开放的服务平台;二是可以与行业协会共建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要模式的技术服务平台,利用高职院校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为企业技术创新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我院建立了浙江省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为企业提供高新技术、再就业和失地农民培训,仅2005—2006年,就为社会、企业举办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班10余期,考评培训技师、高级技师累计 2200余人次,为企业培训员工5100余人。学院成立的浙江省中小企业机电应用技术服务中心,下设6个研究所,与企业共同完成了多个省级攻关项目,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服务。学院有60余名教师受聘为省机电行业技术专家库成员和企业技术顾问,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学院还积极参与行业组织,担任了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浙江省仪器仪表学会副会长等职务,在行业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了较好作用;学院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参与了浙江省机电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高职院校与行业的融合,在客观上更有利于协调指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同时也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入发展的需要。
    二、专业与企业(产业群)相融合,明确专业定位
    院校与行业的融合是全面的、超前的、长久的宏观层面的融合,为院内的各系、各专业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仅此还不够。众所周知,行业是由一个个支柱产业构成的,而高职院校的专业要集中反映支柱产业人才岗位技术要求,要使人才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为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须深入到专业与企业(产业群)的融合中去,这样才能真正明确专业定位,培养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一)企业(产业群)的发展方向,就是学校专业的拓展方向
    学校从学校与行业融合出发,延伸到专业与企业(产业群)融合,按照产业发展方向、企业岗位需求设置专业,找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使专业的建设发展与产业发展同步。这种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延伸到与区域经济、产业集群的融合。如浙江省制造业区域经济特色明显,传统产业群正向现代产业群转移,形成了电气、通用设备、交通设备、金属制品、电子等区域经济形态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产业的技术进步对高职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仪器仪表是浙江省机械行业的一大支柱产业,是全国电工仪表、流量仪表、光学仪表和自动化仪表的生产大省,具有多个产业群。近年来芯片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仪表产业的升级换代。我院在仪器仪表协会的支持下,针对产业群与企业需要,迅速对应用电子专业进行调整和充实,开设了芯片技术和智能仪表等主干课程,很快适应了企业的需要。二是延伸到与行业龙头企业集团的融合。行业龙头企业集团,拥有行业里最先进的技术、最高端的科研成果以及重要岗位的优秀人才。在与龙头企业融合中,有利于学校找准专业建设的重点方向和岗位技术标准,而且能够将一流的技术引入到课程体系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自动化行业龙头企业浙大中控集团的支持下,我院电气类控制专业,及时将代表工业自动化技术发展方向的工业e太网技术、集散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控制技术、远程控制技术引入课程,使学生接触到企业最先进的技术。
    (二)企业(产业群)的技术进步,是学校专业改革的重要方向
    企业(产业群)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先进技术、产品、生产要素,不断辐射出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随着科技发展与产业的不断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岗位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改革,必须根据企业岗位群的核心职业技术能力要求,将行业发展领先技术与人才规格的技术要求融人人才培养方案中。因此在学院与行业融合过程中,首先必须不断跟踪企业(产业群)中技术发展领先的企业,了解这些企业与传统制造企业的差别,掌握利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制造业后的变化情况;其次要准确把握企业(产业群)技术更新所带来的岗位人才规格的变化;再次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将新技术新技能及时引入到课程中去,缩短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适应期”。
    (三)企业(产业群)的先进装备,是学校高水平实训基地的重要依托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企业(产业群)技术装备的不断升级换代,使得学校实训基地如何紧跟企业技术发展成为一个长期困惑的难题。单一地依靠院校自身通过投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是学校难以承受的。因此在“融合”中,按照既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需要,又满足学校教学环节的实训要求,双方共建“双赢”的实训基地,才能持久地实现实训基地紧跟企业技术发展不断升级的要求。
    1.学校与企业集团共建“售后服务培训车间”。对企业而言,产品的销售、故障诊断、维护维修,需要企业投入大量人力去考虑售后培训,而高职院校往往在场地、培训师资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校企之间共建“双赢”的“培训型实训基地”是一种长效模式。如我院与浙大中控集团共建的售后培训中心,企业投资设备,学院解决场地、师资,几年来收到很好的效果。
    2.学校与国际知名企业共建“技术推广型”实训基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沿海各省将逐步形成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世界制造基地,国际知名企业与跨国公司纷纷将先进的技术与高新技术设备引进中国,搭建技术领先的推广基地。目前,职业院校越来越受到这些国际知名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关注,共建“技术推广型”实训基地成为双方的共同目标。如,我院近年来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建设的德国西门子数控技术应用培训中心、日本OMRON(欧姆龙)大学生实验室、美国SIEMON(西蒙)综合布线培训实训室、美国HONEYWELL智能楼宇BA系统综合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在这些实训基地实习接触到了世界上最新的工艺技术。
    3.学校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产业协会共建实训基地,形成校内外技能实训一体化模式。基本技能实训在院校,专业技能顶岗在企业,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双方互利的较好模式。如,浙江机电学院与大和热磁、景文集团的合作基地等。
    三、教学与生产相融合,“课堂衔接车间”,创新工学结合模式
    无论是学校与行业的融合,还是专业与企业的融合,归根到底是要落实到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宏观、中观层次的融合,落脚点是教学与生产相融合,使“校门对准厂门,课堂衔接车间”,创新工学结合模式,有效地推动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培养。
    (一)教学与生产相融合,岗位工作标准与教学标准相衔接
    现代制造业的产品日趋精密、复杂,尤其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技术进人生产领域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加工系统、各种机器人、新型加工装备等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 使企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又必然使生产现场的技术操作产生新的变化,一线工人的动作操作技能要求呈下降趋势,智力技能要求则呈上升趋势。这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足够的技术理论基础,较全面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掌握必需的多种技能。为此,我院坚持“能力为本、强化实践”的教学理念,以岗位工作标准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有机结合,既重视传统技能训练,又加强新技术、新知识传授。在教学模式上,我院设计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将学与练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训练上,重视开发综合性实训环节,突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与生产相融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衔接
    我院探索以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以“双证制”的职业资格为基础、以综合应用能力为培养核心、以“多证制”的专业拓展为延伸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达到行业对岗位技能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中,按照工种等级鉴定标准设置了相应的培训计划,要求全体学生在完成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通过对应工种的等级鉴定,并获得“等级证书”。同时进一步鼓励学生在获得劳动部门的等级证书之外,学习和获得行业的、或先进技术领先的国际认可的各种技能证书。这些证书的引进与实施,推动了学院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
    (三)教学与生产相融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衔接
    学校实行“引企入校”,积极推进教学与生产的深度融合。通过与企业共建的具有真实生产环境的实训车间,使校内实训基地具有企业文化氛围和生产功能。学校积极推行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实行“流动课堂”,推行“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将教学融人生产,使教学目标与岗位要求相一致,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一致,教学环境与生产现场相一致,教学组织与生产管理相一致,把教学活动与生产过程结合起来,使“工”与“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局面。  学生在具有企业氛围和生产实践中学习,强化了专业技能,增强了自律能力、服务意识、工作责任感;养成了守时、吃苦耐劳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作者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浙江杭州 310053)                                       参考文献[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丈.
[2]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教育模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左家奇.先进制造业呼唤高技能人才培养[J].浙江经济,2005(1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