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主管单位: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登记单位:海南省民政厅
一、德国职业院校学生社会能力的内涵
德国把职业能力分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而社会能力分成基本社会能力和关键社会能力两个层面。基本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能力,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本领,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关键社会能力是指基本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是学生获得为完成今后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而获得的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一种能力,包括社会责任感,群众工作的协调与仲裁、宽容、心理承受力、参与意识、自信心、成功欲、积极性、主动性、灵活性,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等。
二、德国职业院校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特点
1.具有典型的层次性
层次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同一个人在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层次性,即基本社会能力和关键社会能力两个层面;其二,国家对职业人员培养进行明确的层次分类,德国职业院校学生培养层次分为职业工人、大师傅、技术员、工程师等四个层次,每个层次人员的培养内容、标准、要求、时间、年龄阶段、地点等均不相同,职业工人在“双元制”学校进行培养,大师傅和技术员按照该层次培养能力要求实施,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在技术应用大学(FH、DH)进行培养。
2.在双元制教育中,实施社会能力培养课程化
(1)课程设置做到两结合,即课程与专业紧密结合、与人的发展紧密结合
德国有350个职业,在双元制培养中,同一个职业的社会能力的课程设置、内容和要求基本统一。在考察西斯公司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控制、机械制造等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我们发现三个专业设置了7门社会能力课程,即《职业培训法、劳动法、税法》、《企业组织结构》、《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环境保护》、《企业与技术的交流沟通》、《质量管理》、《工程成果的评估》,并具体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情景。
(2)课程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
如:《职业培训法、劳动法、税法》包括培训合同的意义,对合同免除有效期限及终止的解释,培训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解释,职业深造的可能性解释,劳动合同中重要部分的解释,有关企业实际劳资协议签订的重要规定的解释;《企业组织结构》包括解释培训机构的建立和责任,解释培训机构的基本职能,例如收购,生产、销售和管理,列举培训机构和他的职工在经济组织、职工联合会及工会的关系,描述培训机构符合企业劳资法或人事代理法的行政的基础、责任和工作方式;《工作期间的工作安全和健康保护》包括工作岗位上对安全健康产生的危害的确认并掌握其防范措施,与职工相关的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的规定和运用,引起事故的行为方式的描述并掌握相关的预防措施,防火规定的使用,引起燃烧的行为活动方式描述,掌握相关的救火措施;《环境保护》包括尽可能避免在职业发展领域里因实际操作引起的环境污染,特别是通过实例讲解在培训期间由实际操作引起的环境污染及如何实施环境保护,在实际培训操作中,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的运用,尽可能地使用经济型及环保的能源和材料、废料的减少,环保型物资和材料的选用;《质量管理》包括注意保证、标准和特殊的产品质量以及注意确保产品质量在合同允许的前后范围之内,特别是评估与技术资料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及其方法的运用,检测种类和检测方式的检测,检测方式的确定,检测计划和实际的监测规则的运用,系统性找出错误和质量问题的原因,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内,致力于工作过程的持续改善。
3.把社会能力培养融入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通过专业实践体验培养社会能力
按照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在专业课程的开发方面,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课程的开发,把社会能力培养作为纳入专业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并把社会能力培养融入学习情景,使社会能力培养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4.校园文化成为了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1)校企融合不仅成为德国人的思辨和共识,它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学生社会能力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在德国研修发现,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已经成为双方发展不可缺少的共同体,如格莱德技术应用大学把校企合作的单位在图书馆前以雕塑的形式展现,安哈而特技术应用大学、梅德宝技术应用大学与企业把实验室共建于学校,变成校企合作研发基地,共同进行科研开发和技术转换。学校的生物系与地方政府合作,在校园内共同建立园林基地,且成为生物技术的研发基础,使学生在学校就能感受到企业的文化,体验到作为职业人社会能力的内涵和重要性。
(2)校园雕塑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为社会能力培养营造浓厚的氛围。走进德国技术应用大学校园,你会看见很多的雕塑,这些雕塑不仅美化了校园,丰富了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每个雕塑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了学校的职业教育的特点,展示了专业的特色。雕塑有火车机头模型、发动机模型、飞机模型、汽车弹簧模型、数控机床模型、风能发电模型等,使人一进入校园就感受到技术教育的浓厚氛围。
(3)突出以人为本的走廊文化,为学生社会能力培养树立了典范。学校教学楼、实验楼以及办公楼是教师和学生流动最为密集的地点之一。学校在楼层的过道和墙壁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布置,他们把教师、学生的作品,特别是实物加工的作品,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不仅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氛围,鼓舞了教师和学生信心,更重要的是为每位教师和学生树立了职业榜样。
(4)教学场地与学习情景融为一体,为社会能力培养提供了平台。德国的教室布局各式各样,有较大的讲座式、有较小的讨论式、有理实一体化式等,布局完全按照学习领域要求设计,充分体现专业能力培养与社会能力培养的融合。
5.培养的途径、方法多样化
在实施地点上,强调学校、企业和社会三位一体,特别重视在企业对社会能力培养的作用;在实施途径上,强化五个并重,即专门社会能力课程、融入专业能力培养、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言行引导、企业和学校文化环境影响、实践岗位锻炼等并重;在实施方法上,通过项目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体验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等,以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和个人成长的需要。
三、中、德职业院校学生社会能力培养对比分析
1.有较突出的共同性
(1)两国职业院校对学生社会能力培养均十分重视
德国从国家、联邦州、企业、行业和学校对学生能力要求形成了广泛和一致的认识,他们把学生职业能力明确分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并把各种能力具体化,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学生培养的目标,同时把能力要求纳入各州《学校法》和学校的《培训框架计划》,以保证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我国也十分重视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国内一般把社会能力表述为综合素质,从中央、地方、学校和企业长期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措施,1999年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2004年又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各省(市)、学校也相继制定了文件和实施办法、这充分体现了在新形势下体现了大力推进学生社会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2)实施专门的社会能力课程进行培养
德国社会能力课程设置在本文前面已经作了介绍,我国对职业院校的相关课程也有一些具体的规定,如中央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军事训练》纳入必修课程,各职业院校也根据具体情况开设了诸如体育与健康类、心理教育类、职业道德类、社会实践类、科学与文化艺术类、就业与创业类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对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3)重视培养的多样性和时效性
强调学校、社会、企业、家庭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强调全程、全方位、全员的三全培养要求。
2.有不同的差异性
(1)社会制度与文化的差异性
对比中德两国,德国是联邦制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两国的社会制度、国家管理制度完全不同,两国的历史背景、哲学思辨、思想文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环境、地区差异等均有很大区别。
(2)社会能力要求内容的差异性
对比中德两国,德国的社会能力培养更加强调法律对学生的要求,如《劳动法》、《合同法》、《工资协议法》、《环境保护法》等,他们更多对学生按照社会人来要求,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来要求学生;更加强调社会能力培养紧跟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的要求完全按照需要开发,而且每年要组织联邦职业研究所、行业、工会、企业、学校一起对教学内容教学全部修订,以保证培养的时效性;更加强调专业能力培养融入社会能力,在学习领域的开发中,已经把社会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块和行动领域来实施。
(3)培养途径的差异性
对比中德两国,德国职业院校更多的把学生作为社会人来看待,因此更加强调社会对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作用;更多的把学生作为企业员工来看待,因此更加强调企业对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更多的体现尊重学生个人兴趣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更加强调教师(师傅)对学生言行的引导和榜样作用,德国对职业院校教师要求高,明确规定要能成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具备博士学位和五年相关行业工作经历且考察合格。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08-24
08-24
08-24
08-24
08-24
08-24
08-24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