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职业教育研究院

HAINAN ACADEM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高等教育 >

开放型继续教育模式刍议进入阅读模式

开放型继续教育模式刍议 进入阅读模式

2022-08-24 13:54:34| 来源:0

一、继续教育应与时俱进--时代背景

 

  国内不少高校将成人教育学院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这无疑是明智的举措,与时俱进的体现。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编《国际教育标准分类》(1976年)的规定,成人教育是一种对年满15岁以上的人进行的教育。根据成人教育的特殊情况,成人教育的学历要求既不规范,办学层次又显复杂,最低层次可是扫盲教育,而最高层次可是研究生教育。但一般是以完成大学本科教育为基本界限。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成人学员一般对中等教育及其以后教育的学历要求比较强烈,希望通过一定的学习,获得相应的文凭。而继续教育主要是大学后教育,它的学习内容主要体现为一种专业教育,是在受教育者已经具备了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再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扩大和加深专业知识,改善其智能结构,使受教育者能适应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新的事物、新的知识、新的概念不断涌现。中国加入WTO经济结构随之将产生相应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又促成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将促成人才结构的变化,人才结构的变化必然促成教育结构的变化。继续教育的发展是教育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

 

  国家正处在文化转型的剧变中。基本国策已经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运行的规则发生变化;精神领域正在由传统的人文精神转向现代商业精神,旧的价值体系逐渐走向崩溃。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思想解放、观念开放、知识更新的现代人,是继续教育的目标。将教育与市场放在恰当的位置,是使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促进力量,只有兼顾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教育的市场化为基础,才能在促进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而继续教育在人才的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强调继续教育应与时俱进就显得犹为重要。

 

  二、继续教育应正视问题--现实背景

 

  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继续教育的现状,我们应正视继续教育面临的以下问题:首先是教育投入不够,办学条件差。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教育人口,"穷国办大教育"是我国教育国情的最大特点。据统计,1997年全国各类学校在校生为21308万人,各类成人学校在校生7008万人,全国教育人口共计28316万人,占全国总人数的22.9%,而中国用于教育的公共开支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低于3%,也就是说,我国以不足3%的教育公共支出资源来承办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由于校舍的限制,师资的缺乏等等,使得成人高校办学条件普遍比较简陋,多数成人高校不具备必要的图书数量和阅览面积,造成学生处于放任状态。成人办学实体存在严重的功利性趋向。其次,是教育规模小,速度慢,高等教育人数比例较低。每年普通高中有50%以上的学生不能进入高校深造。目前我国高等成人教育在校生人数为273万人,仅相当于正规高等学校在校生的86%,与国外高等教育比较,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通常是正规高校的2-3倍;这样的一种比例明显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另外成人高校学术气氛相对较差,专业设置陈旧、重复等不合理现象处处可见;个别学校管理松散,教学质量低下,师资队伍严重不足;理工类专业明显偏少,文史类专业中,大都集中在财会、经贸类专业。并且,各校专业设置重复,缺乏特色,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一般化,有的个别学校不能针对学生特点和现状进行教学管理和施教,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有人说21世纪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将集中在人才的竞争上,而人才竞争实质是教育的竞争。全球各国在科技的发展、经济发展中的竞争与合作,是国家之间另一个"战场"。拥有尖端科技和大量人才的国家,拥有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国家,将是未来竞争中的赢家。完善的和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高等教育体系对一个国家而言,将是至关重要的。

 

  三、继续教育应着眼于立体开放--改革背景

 

  要解决现有的弊端使之与时代进程相匹配,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扩大地方、学校发展继续教育的自主权,包括办学权,招生权,教学权等,从而调动地方、学校的积极性,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为此,我们应构建继续教育的立体开放型教育模式。(一)开放办学。毋庸讳言,我们的成人教育办学体制依然是普教的管理模式,学校的自主权有限,不能根据市场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办专业、扩大招生。新开一个专业从提出到运行要花很长时间,需要一级一级的审批,程序繁多,往往贻误了发展的时机。国家应该给地方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地方应给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不仅在专业的设置上、招生的规模上,而且在办学的具体模式上,可以在国务院关于社会力量办学方针的指导下,探索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形成"今后3至5年内,基不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学校应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或吸引外资独立办学,为我国成人教育与国际接轨做好充分准备。(二)开放招生。现在成教招生仍是依照普教的模式,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使一些生产骨干、劳模、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在职人员难以得到入学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必须改革招生政策,适当降低门槛增加专业技能方面的考试,逐步"宽进严出过渡"。(三)开放教学。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开放式竞争,在教学环节上应实现真正的开放,这就要求成人教学在教学内容选择上适应社会成员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及人们的个性发展要求,开展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民主法制、文理道德、社会文化、医疗保健、艺术鉴赏、闲暇生活等方面在内的广泛教育,并体现出丰富性、多样性、适应性、发展性等教学开放性特征。在师生关系上,改变传统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形成一种平等、协作的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方式上,赋予成人一定的选择权,使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学习方式,甚至可以在他认为需要的时候进入学校学习选择几门自己喜双的课程和专业。在教学手段上,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所能提供的一切便利,如广播、电视、电影、计算机、卫星等,扩大受教育面,尤其是方便农村、山区的成人学生的学习。

 

  其次,就成人教育体系而言,实现一种开放式的发展,就必须建立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及非正式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结合、沟通和衔接的制度,打破唯学历教育,形成多种证书教育并行并重和相互沟通衔接的成人教育体系,推动成人教育系统内部的优化整合。实现学历教育系统与非学历教育系统的沟通。在学历教育的内容上,不同层次的成人教育能够顺利形成上下衔接的体系,而非学历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形式之间同样也能达成有效的沟通。困难在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沟通。考试成绩和学分互通,相互承认,自考办既作为开放大学的考试职能部门,又作为国家的考试机构,保留其相对独立的社会自学考试职能;这样既增强开放大学考试的信誉度,又维护开放大学教育的统一体系,确保丰富的生源和教育的质量。

 

  第三,在管理体制上放开,构建成教、普教、职教三类教育的立交桥。这三类教育的具体管理部门从现代教育思想出发,去掉门户之见,在统筹规划上形成统一意见,确定三教立交桥的建设蓝图;在教育资源上,强调师资、校舍、教学设备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合理安排不同教育资源的利用时效,其目的和手段都是围绕教育资源的共享。当然,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地方、学校的管理部门应有对教育资源价值的正确认识,盘活存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对于教师,应要求其提高自身技能,以便在三类教育间实现无障碍的岗位流动。在教育过程上,相互为对方的教育对象打开方便之门,学习成绩和学分相互承认,并赋予学习者更多、更自由的选择权,形成三教立交桥的安全通道。

 

  第四,面对我国加入WTO的严峻挑战,借鉴我国20多年经济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应创造成人教育对外开放的宽松环境,引进对我国有用的国际成人教育办学的经验、材料、资料、教学设备、资金乃至师资。把我国的成人教育推向世界,我们才能提高我国成人教育在世界成人教育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层次。

 

  第五,实现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对象、教育形式、教育资源、教育内容等的开放必须借助于现代信息传播媒介和技术。可以把网络教育学院与继续教育学院合并或联办,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如利用计算机网络扩展受教育面,同时重视现代信息传播媒介和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的结合,使教育形式摆脱时空的限制,不是时间支配受教育者,而是受教育者自行支配时间;受教育者摆脱了封闭式的教育空间,再不受年龄、性别、职业、学历及学习形式、学习时间的限制,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开放性。使受教育者受益,也缓解高校的师资、经费、校舍等设施的不足。在我国的远距离教育系统中,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自学考试是互为补充的三种,现代信息传播媒介和技术同时并举是建立我国现代远距离教育开放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可以有效地促进三种教育形式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网络化的现代远程教育,是继函授、广播电视大学后的第三代远程教育。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21世纪全球教育技术进步的共同趋势。

 

  总之,继续教育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按照小平同志所说的教育要面问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方针,根据我国实际与时俱进,才能适应世界的发展潮流,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责任编辑:小编 )
THE END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海南省职业教育研究院”的文章,版权均属海南省职业教育研究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随机阅读 换一换